我有一個鄰居,名叫張大明。張大明的母親在十年前因高血壓而倒在了地上,由于搶救不及時,最后便中了“風(fēng)”,成了一個“癱子”。
他的母親成了“癱子”,很自然地,就再也不能行走了,而整天只能坐在椅子上,吃飯都要人喂才行(她的手已不能活動了,是僵直的),還有大小便也要人幫忙才可以。除了還能講話以外,可以說她已經(jīng)完全沒有一點(diǎn)生活能力了,就像一個用泥塑成的“人”——也就是“廢人”。
張大明的家只有三口人,這三口人就是:張大明自己,張大明的父親,張大明的母親。他的父親50多歲,在一個遠(yuǎn)離他家二十多里的工廠上班,當(dāng)門衛(wèi),是在廠里住宿的,不是每天都能回來,只有星期天才能回家來看看。還好!父親上班隔家遠(yuǎn),但這個張大明上班卻離家比較近,只有三里多路,騎自行車一去一回只要半個多小時,還挺方便。
母親癱了后,因父親不常在家,再則又沒有什么別的人可以依靠,所以照料她的任務(wù),就全部地落在張大明一人的肩上。每天清晨,天一亮,張大明就早早地起了床,他忙完自己的事后,再就是趕緊地忙母親的事——先打來水,給母親洗臉、刷牙,接著就是梳頭;把這搞清楚了,就把母親從床上搬到正廳的皮椅上來坐;之后,再就是從住地的小吃店給母親買來早餐,再喂給她吃。待將這一攬子事情忙完后,張大明就騎上自行車到單位去上班。
中午吃飯以后,單位有兩個小時的休息時間,張大明想到家中的母親,這時他又要回家一次。回家了,他就急忙地給母親買中餐吃;吃了以后,再幫她解手,再給她茶水喝。直到母親說沒有什么事了,他就又騎車回單位去上班。張大明照料癱瘓的母親,都是利用空閑的時間,他上班向來沒有遲過到,領(lǐng)導(dǎo)們都對他很是贊揚(yáng)。
晚上下班了,一回到家,他就又開始忙了。先是從菜市場買回菜,做晚飯(因?yàn)樵缟虾椭形鐣r間很緊,都沒有工夫自己做,只好從附近的小吃店買來吃;而只有晚上時間充裕了,才可以自己做飯吃);晚飯弄熟了,先喂給母親吃;母親吃了后,再自己吃。飯吃過后,把一些小事一料理完結(jié),接著就燒水給母親洗澡;洗了澡,再就陪母親看一會兒電視。直到母親說想要睡覺了,他就把她從正廳的皮椅上搬到床上去。
星期天,單位放假,不需上班,張大明這時有工夫,于是他就用輪椅推著母親到附近的街道上去走一走,讓母親散散心,一邊走,一邊和母親談講;有時還把她推到附近不遠(yuǎn)的流花湖公園里去玩 , 逛噴泉,逛假山,逛綠林,叫母親歡喜得不得了。
平時張大明去單位上班后,家里便只有他母親一人了,因他母親不能活動,就只能在家中呆坐,想看電視也看不了——因?yàn)樗荒懿僮鳎约簾o法開,自己無法關(guān)——像這種情況,你憑腦子就可以想像得到,她肯定很孤寂、肯定很苦悶。為了驅(qū)散母親的這種孤寂、這種苦悶,于是張大明便專門地到街上去買回了一個小收音機(jī),每天早上他出門去上班的時候就把那收音機(jī)打開,將音量調(diào)好,調(diào)得不大不小,然后就放在母親身邊的桌子上讓母親聽;待晚上下班回來,就再將它關(guān)上。
張大明在他的母親未癱瘓之前,曾談過一個女朋友,名叫劉虹。這個劉虹跟張大明已經(jīng)交往了一年多的時間,兩人彼此之間也有了一定的感情;可不想,張大明的母親這時陡然一癱,這個劉虹竟馬上地變了臉,跟他“分了手”,各奔東西了。劉虹跟他分了手,張大明一點(diǎn)兒也不怨,一點(diǎn)兒也不恨,他并不把這事怪罪于自己的母親,他認(rèn)為自己的母親變“癱”,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,人家不能接受,那就由她去吧!
失去了女朋友,張大明還是依然地像往常一樣的生活,情緒絲毫也不消沉、絲毫也不低落,每天他都把全部的“愛”傾注在母親的身上,對母親照料得無微不至。母親對他說:“是我害了你呀,兒!讓你的‘虹’(指劉虹)走了,我很對不起你呀!”哪知,張大明卻說:“媽!您別這樣講,您不能說對不起我!您沒有什么對不起我的,只有我對不起您!為了您,我一輩子不找女朋友,不結(jié)婚,都無怨無悔,都心甘情愿!”
她的母親睡的是一個房間,張大明睡的是一個房間,兩個房間隔著一道墻。每天夜晚,大概凌晨一、兩點(diǎn)鐘的時候,張大明總要起床到母親的房間里去,問母親要不要“解手“?如果母親說要”解手“,他就把母親抱到衛(wèi)生間里去;假若母親說不需要”解手“,那張大明就返回到他的房間里去重新睡覺。
張大明的母親因一年到頭都是坐在椅子上的,下半部分幾乎沒有活動過,尾椎骨差不多都變“死“了,像這種情況,稍微有一點(diǎn)衛(wèi)生知識的人都曉得,那是很容易得”褥瘡“的(也就是臀部爛),尤其是夏天,更容易發(fā)生。為了預(yù)防母親生這種”褥瘡“,所以每隔兩、三天,他都要給母親洗一洗澡,讓母親的身上干干凈凈清清爽爽的;到了夏天,他更是一天給母親洗一個澡,還買來”花露水“,噴在母親的身上、椅子上、床上。
他的母親雖說不用到外面去活動,不用跟社會上的人打什么交道,而是一天到晚地在家中,但她的“穿著“卻一點(diǎn)兒也不差,甚至比有些在單位上班的五十來歲的女人還要穿得好,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都能在她的身上得到充分的體現(xiàn)。每年張大明都要給他的母親買幾件新衣服,逢年過節(jié)更是不能少,什么鞋子、襪子都不缺,很豐足。母親對他說:”大明!你不用給我買這么多,買這么多我也穿不完!“張大明說:”您現(xiàn)在穿不完,不用急,那就放著吧,等以后慢慢地穿吧;反正我要對您好才行,您把我辛辛苦苦歷經(jīng)艱難地地養(yǎng)大了,我現(xiàn)在要殷勤厚意地回報(bào)您才是,才能對得起您的撫育之恩······“
時光一晃,不知不覺,張大明悉心地照料他癱瘓的母親已有了整整的十年。這十年里,他幾乎每天都是那樣做的,沒有哪一日是例外。他“孝母”的事跡在我們的周圍傳開后,去年12月,有一個女青年很受感動,主動地要跟張大明“結(jié)識”,她說她要成為張大明的“賢內(nèi)助”,要幫張大明養(yǎng)母親。張大明很高興,現(xiàn)在他跟那個女子正談得“火熱”,估計(jì)不要多長的時間,這個“三口之家”就會變成“四口之家”。
“張大明,頂呱呱;一孝子,人人夸;十年養(yǎng)癱母,行為真是佳 ;我們每個人,都要學(xué)習(xí)他······”這是一個業(yè)余青年詩人,為張大明寫的一首小詩,這首詩發(fā)表在我們這里的市報(bào)上,引起了很大的反響。他的事跡雖不驚天動地,但很有一定的現(xiàn)實(shí)意義,對我們這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(shè)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。
張大明,一個好樣的青年!張大明,一個“孝母”的楷模!
作者簡介: 鄭名富,男,廣東省廣州市人,上個世紀(jì)七十年代后期出生,過去畢業(yè)于中山大學(xué),曾經(jīng)教過書,當(dāng)過宣傳干事,當(dāng)過文化館的創(chuàng)作員,現(xiàn)在在一家大型的國營企業(yè)里主編一份內(nèi)部刊物。本人從2000年開始發(fā)表作品,現(xiàn)已在150多種報(bào)刊上發(fā)表過各種體裁的文章2580件,其中有36件曾獲得過地級以上的獎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