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(fēng)景天造地設(shè),世上總有些“山外有山,人外有人”的地方。世外桃源銅鼓箐閨藏深山,位于白馬山趙家鄉(xiāng)趙云山深處,處在二蹬巖與燒箕淌的夾層里,十多戶人家被偏僻的大山深情擁抱,被山里人稱為“天上的寨子,瀑布上的村莊”。
滿山蒼翠的銅鼓箐
美麗與遙遠是銅鼓箐的特點。這個村莊坐西向東,三面環(huán)山,將一條河在村子里扭了扭身,灌溉好二三十畝良田后,又將它從撮箕口似的山口里倒下來,驚天動地摔在一個大河壩上,形成一道近百米高的瀑布。瀑布口一塊褐色巨石,聳成一個鼓形般的山包,踩上去感覺咚咚作響,猶如鼓聲,人們把這個古箐叫做銅鼓箐。在銅鼓箐,山丘沿著三面緩坡,慢慢朝三面高上去,高到云端,然后長出山脊,秀出山峰,與旗山皇家?guī)r相對峙。
銅鼓箐是一個相當(dāng)古老的村子,他處在白馬山古兵道上。古兵道從山虎關(guān)、神斧關(guān)過來,出轎子山放牛坪大馬路,就要爬西山口銅鼓箐。由銅鼓箐過羌王寨,經(jīng)大佛巖就可由南川回江州(重慶)。這條古兵道,山重水險,在銅鼓箐下有覷牙坡、銀子洞、摔馬崖;在上面則有磨刀溪、爛凼埡口等。據(jù)說,秦滅巴蜀后,夜郎使者帶秦國白馬將軍前往接貢,征集美女,由于天降大雨,山上漲潮,他馬失前蹄,便從銅鼓巖瀑布上摔了下去。真是禍不單行,夜郎使者死后,白馬將軍又在魯班巖班門峽外弄丟了附國封印。為了完成接貢任務(wù),避責(zé)免禍,他與夜郎公主明月相戀,留在了白馬山。銅鼓箐成就了白馬山,這道古箐,成為了白馬山腹地外的重要“西口”,也成了“天上人間”。
包容與智慧是銅鼓箐的品質(zhì)。這兒是西山與東山的連接點,西望秦蜀,盼望回歸,佛在心中;東望荊楚,東山再起,愿在心中。白馬將軍曾在此坐西面東,擊鼓參禪,才想出了留守白馬山,送貢回大秦的兩全齊美之計。由此可見,銅鼓箐是可以啟迪智慧的一座山。老人們說,在銅鼓箐一路向西,跟著太陽走,就能去見羌王寨的馬王,更能見到大佛巖的大佛。還有人說,白馬將軍為鎮(zhèn)住古箐上的山怪河妖,置銅鼓石于箐口,保住了這方田園的平安。
銅鼓箐除了這些古老的故事,還有相當(dāng)久遠的傳說。傳說二郎神和飛沙怪打仗,駐兵萬堡場,把旗插在轎子山前山,銅鼓擺在轎子山后山,一直從地下打到天上。飛沙怪到底是個怪,被二郎神一掌降服。前山的旗變成旗山,就是今天的皇家?guī)r;后山的鼓是今天的銅鼓箐,堵在西山口。據(jù)轎子山老百姓說,南宋滅亡后,趙氏王族遺系筑夢山腹,藏兵白馬山,成立趙氏土司,建立穆楊軍,在白馬山腹地休養(yǎng)生息,審時而動。他們放牛坪演兵場演兵、以銅鼓箐鼓聲為號、皇家?guī)r旗語為令。后來趙氏土司趙云帶著穆楊兵過銅鼓箐,兵出趙云山,回歸了重慶,為重慶大夏國建立和明朝的建立都作出了貢獻。
堅韌和堅守是銅鼓箐人的個性。白馬山是邊界之山,除了是駐兵筑夢復(fù)興的根據(jù)地外,還是流放之地,避難之所。銅鼓箐是邊界上的小天地,深山里的桃花園。她承載了流放人的生活,也為他們提供了靈魂寄所、藏身之地。這里有過多次民族交融,蠻夷混居,苗族土家族仡佬族,都能在這里找到影子。銅鼓箐大多為李家子孫,聽說是唐朝武則天統(tǒng)治時,李氏王族被流放到烏江流域,王族遺系找到了這片遙遠的人間天堂,向陽的重巖坡地。趙氏土司在統(tǒng)治白馬山時,免除了銅鼓箐李家的稅賦。趙云山從銅鼓箐起,到貴州大馬場止,李家為穆楊軍的興起和發(fā)展也做出了貢獻,其古箐村落成為白馬山兵匪道上的重要村寨。在這里,李家有兩首家族詩、兩種字派,從而反應(yīng)了兩個族系的交流與發(fā)展。詩中有國家層面的安邦定國,有家庭層面的先德承接,有個人層面的忠厚信義,有家族層面的綿延長興。
隨著現(xiàn)代文明的發(fā)展,一些人搬出了銅鼓箐,一些人還和她不離不棄。故事太老,銅鼓箐的山茶花、杜鵑花開了幾千年,他們都慢慢成了這片土地的養(yǎng)料和血液。千年的風(fēng)雨浸蝕,漂水巖瀑布的巖石都斑駁了,由于戰(zhàn)亂,由于遷徙,在朝代的更疊里,這個兵獵匪道上的寨子,在經(jīng)歷了各種陣痛和變遷,同樣在陽光下活著,在巖上的瀑布里活著,在山的懷抱里活著。
早晨,銅鼓箐迎接著馬頭山的第一縷陽光,溫暖鋪散進每一個角落,牛鈴在鳥聲里響,波光在炊煙里晃,白云在山尖上繞,杜鵑的一抹紅,把村子拖拽進一道彩虹里。山上是有仙的,一切都是神的賜予,崇山敬水是銅鼓人的精神內(nèi)核,睦鄰友善是銅鼓人的處世之道。山外有山,人外有人,他們總是很謙卑。走進銅鼓箐,她在時光的流淌中榮辱不驚,靠山吃山的生活方式,述說著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