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秀蘭1968年時留影
昨日,江北大竹林銀竹苑,71歲的吳秀蘭(前中)和弟子們在自家練習唱川江號子。本組圖/重慶晨報記者 李斌 攝
社區(qū)·人物>
71歲,原本是應該在家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,而她卻時常忙著演出、創(chuàng)作、教學……她是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,現(xiàn)在唯一一位能唱川江號子的女船工吳秀蘭。她四處奔走只為了讓川江號子世世代代傳承下去。
川江號子講究原生態(tài)
川江號子是為統(tǒng)一船工們的動作和節(jié)奏,由號子頭根據當時情況及勞動節(jié)奏編唱出的不同節(jié)奏、情緒的號子,并由號子頭領唱,眾船工幫腔、合唱的一種一領眾和式的民間歌唱形式。
在吳秀蘭看來,川江號子是一種變詞不變調的唱腔,更重要的是講究原生態(tài)。當年那些真正會領唱川江號子的老船工,還健在的已經為數不多了?,F(xiàn)在人們時常聽見的川江號子已經不再保持以前的原生態(tài)了。
昨天上午,在北部新區(qū)大竹林的家中,頭發(fā)花白的吳秀蘭找出自己和83歲的丈夫張志高一同合唱并錄制的川江號子碟片,放入DVD機中,跟著節(jié)奏,大聲唱了起來。
“喲呵———喲呵———爬坡上坎……”唱了幾句,吳秀蘭停頓下來說,這些川江號子的唱詞都是她自己即興創(chuàng)作的。真正的川江號子,往往就是號子頭以沿江的地名、物產、歷史、人文景觀為題進行即興創(chuàng)作。
娃娃書締結二人姻緣
吳秀蘭生在船工世家,從小就跟著父親在合川船上謀生活,到她兒子這代,已經5代了。
“那時候船是父親自己的,靠運輸貨物謀生。我天天在船上耍,每天都聽到船工唱川江號子,我就跟到唱,唱到唱到就學會了。”吳秀蘭說,那陣她才六七歲。
上世紀50年代末,長江沿線的私有船只向集體制轉變,吳秀蘭在合川區(qū)開始了真正的女船工生活,隨后認識了在同一單位的號子頭張志高,后來,他成了吳秀蘭的丈夫。
吳秀蘭說:“那個時候大家唯一的娛樂項目就是看娃娃書(連環(huán)畫),他有許多娃娃書借我看,慢慢就開始處對象了,并結了婚。”回想起那段時光,吳秀蘭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
隨著吳秀蘭懷孕及張志高工作的變動,1964年兩人來到主城區(qū)。由于張志高常年在外奔波,吳秀蘭不得不告別船工生活,在家中照看兩個孩子。隨后,隨著機動鐵船的普及,張志高也前往輪船上工作,告別了號子頭的生活。
船工的日子辛苦又快樂
回想當年的船工生活,吳秀蘭與張志高異口同聲地回答了三個字:很辛苦。那時候的柏木帆船光靠人工,從合川到主城要整整一天的時間。一趟下來一個人只有5塊錢的收入。
辛苦歸辛苦,吳秀蘭卻認為當時的生活十分快樂。她說,那時候自己年輕,也很愛美。白天拉船喊號子時就穿長褲,怕被曬黑。更重要的是,那時候一大群家人和朋友幾乎都在船上,有說有笑,抓魚和摸蟹,特別開心。
在吳秀蘭家客廳的兩個立柜上,擺放著兩艘長約1.5米的柏木帆船模型。這是吳秀蘭花錢專門請木匠師傅,根據自己記憶中的柏木帆船制作而成的,她和張志高都想將那些美好記憶保留下來。
要將川江號子傳承下去
2003年,吳秀蘭和張志高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,登臺表演川江號子。從那以后,夫妻倆的演出機會也越來越多,還上過央視舞臺。
夫妻倆希望能夠擁有更多的機會,為大家展示真正原生態(tài)的川江號子,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讓川江號子失傳。吳秀蘭現(xiàn)在雖然收了不少學員,但都年紀偏大并且資質平平,只能與她合唱,不能傳承她的領唱。
“難道要我把川江號子帶到棺材里去?我現(xiàn)在一天都在著急。”吳秀蘭說,現(xiàn)在的年輕人都喜歡流行音樂,對川江號子不感興趣。但她與張志高都希望能找到能夠傳承川江號子的徒弟,如果可能的話人數越多越好,40歲以下都可以。年紀太大的話學起來不是那么容易。
如果你年紀在40歲以下,并且對川江號子感興趣。不妨撥打966966文明熱線,幫助吳秀蘭一同完成傳承川江號子的心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