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里是長江上游的一座縣城——中國武隆。
浩蕩的江水穿城而過,奔騰激越。兩岸連綿的山峰,在氤氳水汽的滋潤下,蓬勃著生命的綠色。蒼松滴翠,修竹婆娑。藍(lán)天白云下,江輪在水面犁出一道道印痕。鷺鳥像個調(diào)皮的孩子,在森林的懷抱里盡情地玩耍,或撲閃著翅膀,或棲息在髙枝。給山,給水,給無邊無際的綠色,增添了一份靈動的生機。
行走武隆,在現(xiàn)代化的氣息中,我嗅到了一種傳統(tǒng)文化的濡養(yǎng),它像富含高氧份的空氣一樣,無處不在。這就是孝。
孝在武隆,像朗月一樣明凈,像江水一樣綿長,像秋花一樣絢爛,像春陽一樣溫暖……
一
孝,在武隆人與自然的和諧里。武隆的一山一水,一花一木,都是原生態(tài)、全天然的。生活在其中的居民,與自然的相處也是和諧的,融洽的。一個個古老的村落掩藏在青林翠竹間,背靠大山,面臨清川。流水是琴弦,石頭是樂手。蜿蜒的山道上,除了遠(yuǎn)道而來的游人,幾乎沒有匆匆的腳步。人們感恩于這一方山水,這一方天光。安逸地生活著。那樣滿足,那樣幸福。
人們像愛護(hù)自己一樣愛護(hù)著這里的一切,完全沒有把自己看成是自然的主人,而是把自己當(dāng)作自然的一分子,愛著這方土地,愛著這山川,與山中的樹木,川里的流水,枝頭的小鳥都是好朋友。
的確,這里也是值得愛的,氧吧一樣的天然森林,空氣是那么的清新,天空是那么的蔚藍(lán),江水是那么的澄碧。除了武隆,哪里還有這么原生態(tài)的環(huán)境喲!
在武隆,老幼扶持,相互提攜的情景隨處可以見到。在武隆,人們的臉上是含笑的。他們笑自己生在了一個如此清靈的地方,除了有山有水,還有和善親切的鄉(xiāng)鄰,與傳承不息的孝道。
任何一種文化的產(chǎn)生都有其背景。武隆的靈山秀水孕育了深厚綿長的孝文化。在武隆,孝,如充沛的氧離子,和山水風(fēng)光融合在一起。人們不刻意去孝,但生活的每一個細(xì)節(jié)都體現(xiàn)著孝。
二
孝,在薪火相傳的川江文化里。浩蕩的長江從武隆穿過,千年切割,造就了三峽的雄偉氣勢,成就了武隆獨特的地貌。長江是中國的第一大江,它隔斷了南北,同時也貫穿了東西。千百年來,江上舟楫往來就是一景。“孤帆遠(yuǎn)影碧空盡”,“輕舟已過萬仞山”是我們耳熟能詳?shù)木渥?,也是詩人對行舟江上的生動描寫?/p>
俗話說,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。”武隆既靠山,又靠水。當(dāng)然不會放過長江這個黃金水道帶來的財運。于是,自古以來,沿岸窮苦人民便以拉纖為生。纖夫屈背前行的身影,是川江一景,也是過去苦難生活的縮影。纖夫們踏著岸邊的石塊,在頭巾短褲的標(biāo)準(zhǔn)形象中奮力前行。一趟又一趟,一年又一年。在牽繩的千萬遍摩擦下、在腳掌的千萬遍踩踏下、在手指的千萬遍攀附下,岸邊的石塊不再突兀,湍急的江水不再暴戾,飛濺四起的浪花成了點綴的背景??柿耍纫豢诮?餓了,吃一口干糧;寂寞了,喊上一陣川江號子。“吆——嗨——吆——嗨——”然后,覺得身上輕松了,手里的纖繩也不是那么沉重了,對生活又充滿希望了。由此,我想到,太堅硬的東西,如果和人的意志相比,也只能是第二。
我不知一次地看過纖夫們奮力前行的身影,不知一次地聽過川江號子。多少次,我不明白他們?yōu)槭裁从羞@么大的干勁,這么飽滿的精神。就像黃土高原上的漢子,雖然吃著黃豆角角老南瓜,但只要一打起腰鼓 ,就有使不完的勁?,F(xiàn)在,我終于知道,原來這些川江纖夫們的心中充滿著愛——對這一方山川的愛,對自己親人的愛。
這種愛,放在長輩身上,就是為孝。有一首川江號子這樣歌唱纖夫艱難的生活:“......船打爛,藏魚腹,尸體難見。拋父母,棄妻兒,眼淚流干。”纖夫們可以不顧自己的安危,但拋不開對父母、對妻兒的掛念。在一篇研究川江號子的文章中我還發(fā)現(xiàn)了這樣的句子:“纖夫,拼命掙錢,為的是養(yǎng)好家里老人。” 因此,可以說,在川江,孝就像是纖夫們拴在腰間的布帶,從不離身。凡川江號子響起的地方,就有孝。
孝,在武隆還滲透在各種文化中。按照當(dāng)?shù)仫L(fēng)俗,女兒在出嫁時有哭嫁的習(xí)俗。女兒哭的是什么?在一首哭嫁歌里,我發(fā)現(xiàn)了這樣的歌詞:“生在母親家,睡在母臂枕。饑時母添飯,寒時母加衣。不下塘挑水,不上山砍柴。挖菜不攀籬,慈母會照理。嫁到夫家里,砍柴爬大山......”
看看,母親對女兒的愛有多深。這樣的女兒長大后,能不念及母親的好,能不盡自己的能力來盡孝。
三
孝,在武隆與時俱進(jìn)的變遷里。歷史的發(fā)展如川江水一樣滔滔向前,武隆早已不再是過去的窮山區(qū)。今日川江上,再也沒有了纖夫的身影,沒有了川江號子嘹亮的吆喝。但作為一種文化傳承,我們不應(yīng)忘了川江的過去。
值得慶幸的是,武隆在川江文化的承繼上,勇于擔(dān)當(dāng),善于開發(fā)。以“川江號子”、“哭嫁歌”等為主要元素的大型歌舞劇《印象武隆》,就是武隆對“纖夫精神,號子文化” 的一個偉大的傳承。在《印象武隆》中,孝,占據(jù)著突出的位置。
浩蕩的川江水濡養(yǎng)了古老的文明,孝是其中更古不變的元素。今天,隨著科技的發(fā)展和人們生活節(jié)奏的加快,一些傳統(tǒng)的東西正在與我們漸行漸遠(yuǎn)。一些人不以為然,甚至覺得傳統(tǒng)的東西束縛了我們的手腳,巴不得躲得遠(yuǎn)遠(yuǎn)的。可是,當(dāng)我們在追逐的路上疲憊了的時候,我們的靈魂會不由自主地拷問:“我們?nèi)绱四_步匆匆是為了什么。”隨即會有一番頓悟,“人類和眾多的生命,都是地球這只獨木舟上的乘客,都應(yīng)該好好地活下去,誰活得都不容易。理當(dāng)同舟共濟(jì)、和諧共存。敵意、仇恨、暴力,如同泥石流,會毀壞生存的植被和人性的水土。”(李漢榮語)
孝,就是要關(guān)注“生命深處的生命,自己遠(yuǎn)方的自己。”孝是對生命的禮贊。生活中的行孝具體表現(xiàn)就是孝敬老人。俗話說,家有老人是個寶。對待老人,我們不能只滿足于足夠的金錢。我們應(yīng)更多地關(guān)注老人的心靈。少一些鋒芒,多一些寬厚;少一些強悍,多一些溫柔;少一些跋扈,多一些體貼。
靜觀落葉是一種境界,閑聽流水是一種享受。讓我們把孝放在言語中,體現(xiàn)在行動上。閑暇時,陪老人、陪父母散散步,談?wù)勑?。喝一杯清茶,聽一曲音樂,在云卷云舒、日升日落的往?fù)循環(huán)中品味生活的真味,體會內(nèi)心的沉穩(wěn)與升華,豈不是人生的大美,生活的最享受。